第二四二章 扯出一串


收费章节(12点)
第二四二章扯出一串
第二四二章【扯出一串】
不觉地今年冬至已过,早上出门前,母亲非得让吃碗汤圆才给予放行。
庚寅虎年果然诸多不宜,今年真是诸事不顺啦,难道非得穿红短裤?
冬至过后,早晚的凉意渐浓,温差较大。
昨天几人交谈到养殖场,听说大黄鱼都有六七两重,而且蟹苗已入蒌饲养,今日有必要到养殖场去看看,养殖场可是乡亲们的钱袋子。
徒步从小区走向养殖场,路上恰好碰到晨跑的田晓石,顺便交谈几句,就不打搅他锻炼身体了。
入冬的海风特别大,通往前山这条路刚好是风口,吹得裤管猎猎作响。冬季的滩涂变得冷清,由于白露一到,青鲟基本绝迹,但时不时还有鱼群洄游而来,摸海当然也有时季。
海鸟的数量不见减少,反而更多,许是北方的候鸟迁徙来过冬,鸟儿们在随风拂动的红树林间觅食,不时叫闹到枝叶上。当然,为数不少的海鸟堂而皇之占据养殖场内的水域,让碧波间浮动点点灰白。
走在养殖场堤坝上,才想起洪荒湖畔堆着许多鱼,堆了十几天,该坏了吧?如果坏了,只好给大舅的鱼料加工厂当肉饵原料,不过这样太可惜。
约好了老章头、大舅和阿曾他们,几人早在堤坝上等着。阿曾一见面就问这500多亩的鱼现在该可以收成吧?当然可以,等这个月的大潮,说来当时放进的鱼群算是养殖场的第二桶金。一听丁文同意了,几人开始磨拳擦掌,老章头在掐算离大潮还差三四天。
怪不得他们急切,围垦和加固堤坝的工程款付了90,帐上的钱从九位数锐减至七位数,乡亲们恨不得天天拿着打气筒站在堤坝上,给鱼儿们充气暴长。
大舅边走边说,岩屿渔场今年收成不错,一斤能卖到280元,俞有福前两天来结鱼料的帐时候,本要好好感谢一番,却恰巧碰到那档子事。这番话更让阿曾他们眼谗,不住地囔着只要再耐三四天了。
蟹苗现在是一天三饵,丁文也登上小舟,顺便瞧瞧蟹苗驯养的状况。蟹苗的食饵也是来自鱼料加工厂,湿颗粒更小些,杂鱼肉含量更多。喂饵时,从水中提起竹篾编篓,投入食饵放回水里,一个都没放过,编篓总计有9万6千多只。这样喂饵虽显得繁琐,但便于每日统计蟹苗的成活率,因此每次喂饵都需要许多人马,编成几个组,各自负责,幸亏桑家坞现在不缺劳力。
刚收来时一个钱片大的蟹苗,现在长成三个钱片那般大。老章头说蟹苗长势很好、成活率也很好,在春节前,每只如果都能长至七八两重的话,这里也算不小收入,可抵消养殖场日常所有开销,关键还得看大黄鱼那边的收成。
在300亩和500多亩的场子之间设个山洪泄流河道,宽约六七米,有三座简易的小石桥架通两边内围堤,但内堤比外堤低了一尺多。丁文说待乡亲们回完本钱,所有内堤需要再填高加固,就怕遇上暴雨和天文大潮同时来临,那时外面闸门不敢打开,里面的山洪又出不去,恐怕形成内涝了。
本来在海边不怕暴雨,最怕每年夏秋之季的台风,但暴雨加天文大潮也会对养殖场的安全构成威胁。
老章头建议把山洪向南引至养殖场南端堤坝外,剩余的水量给内堤的压力就轻许多,如果能熬过涨满潮的二十分钟时间,那么排涝肯定不成问题。
大黄鱼这边是一天四饵。当小舟到达定点位置撒下饵料时,一条条大黄鱼奋游而至,这时海鸟们居然来抢食。桑良挥舞着竹篙,驱赶走小舟附近的海鸟们,不时破口大骂着。那干劲、那样子与去年的老章头如出一辙,丁文没有阻止,毕竟桑家坞现在的海鸟数量太多,还好它们一部分去笔架岛外洋面觅食。
由于这边“定点定时定量”驯化成功,所需要的人手不多,但老章头每回都需要亲至,密切关注鱼儿摄食情况,因此丁文对桑春开玩笑,鱼料加工厂要给老章发奖金,没有他这么细致观察,鱼料的配方不可能这么快地改善。
任何金钱奖励都免了,只要能从小玉阿叔那儿多讨些蚁酒来。二人异口同声地说,接着又同时大笑起来。桑良一听蚁酒,收了竹篙凑过来,神神秘秘地打出“ok”的手式。
某人瞠目结舌之中,在想如果有可能的话,到空间里捕几只压原古的巨首蚁回来。不过这也只是想想而已,光湖畔地表的皱褶地带都要步行36个小时,按正常人每个小时平均步行5公里,从洪荒湖到达那个风暴边沿地带估计近180公里,以此推断,青木戒内的洪荒世界到底有多大啊?
桑良的大嗓门喊得丁文回神:“大头外甥,这事就这么定了。”
看来楚阿叔成了桑家坞最受男人们欢迎的人,人气不低嘛。“蚁酒”的效果在新村不胫而传,尤其罗父那张嘴巴,四处卖人情,吹嘘到省城也有人专程上门讨药。
据说陈医生起初不服气,桑家坞的医疗设施在乡村可算一流,除了乡亲们每年两次体检外,诊所的生意冷冷清清,偶而有外村的人上门就诊,反见楚阿叔这边门庭若市,反差很大。
有道是同行冤家,中西医多有争执,陈医生毕竟也要追求效益,但丁文宁愿村卫生所没生意。
陈医生讨了些“蚁酒”回去,据说诊所因此关门两天。两日 -->>